空间的延展——中华女子学院18级环境设计1班立体造型方法课作业展

2018-12-13

前言

 

此次展览展出的是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2018级环境设计1班《立体造型方法》课的部分学生作业。尽管是刚刚入学的新同学,但从她们的作品中已经能够感受到其丰富的想象力和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造诣。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主要从“线”和“面”这两种基本的造型元素入手,在三维的立体空间中创造抽象的艺术作品。格林伯格在《走向更新的拉奥孔》中强调了媒介性在艺术中的重要作用,他将诗歌与文学作品跟视觉艺术放在一起做了对比分析,他认为“如果诗歌——像瓦莱利宣称的那样——是生产诗的情感的机器,那么绘画和雕塑则是生产‘造型视像’感情的机器。”格林伯格在不断的反对视觉艺术中的文学性,不断地回到媒介的纯粹性的过程被艺术理论家们看做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巨大进步。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正是更多的运用线、圆形、三角形、矩形等更抽象、纯粹的艺术语言来反对庸俗的视觉图式在艺术中的滥用,展现出了较高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价值。

 

李新铎

2018年12月9日

 

空间的延展——中华女子学院18级环境设计1班立体造型方法课作业展

指导老师: 李新铎

白蕊

《塑料风景》

吸管、综合材质

吸管是“塑料”制成,而塑料垃圾回收缓慢,再利率低,对世界生态环境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希望通过这个作品呼吁大家“低碳环保”,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

 

侯宇靖

纸板,综合材质

指导教师:李新铎

作品是用若干个不同的三角锥组成的,三角形给人稳定的感觉,而倒三角形则极不稳定,呈现动态的扩张,作品通过对三角锥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摆放使两种感觉产生碰撞,给人留下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黑色具有高贵、稳重的意象,灰色具有柔和、高雅的意象,使用这两种颜色做成三角锥更加给人稳固的感觉,另外利用不同的层次变化组合,并且加入了一些牛皮纸色,才不会过于单一、沉闷,出现呆板、僵硬的感觉,给人更加丰富的感受。

 

邓嘉欢

《癌》

吸管,混合材质

从章鱼触手上密集起伏的吸盘营造的不适感中,抽象出一种更迭、变迁感,用苍白且尖锐的吸管营造出拔地而起的不适感,似本不应疯狂生长的癌。

 

段佳伶

《无题》

纸板,混合材质

在看似无序的排列中寻找到一种平衡的美感。

 

刘阳

《望》

吸管,混合材质

这个作品的主题突出的是孔雀昂首开屏的状态,通过吸管表现出来,从具体的物象中抽离出基本的动态,通过吸管的纵向排列拼接给人一种垂直方向上的沿伸感和消失感,用罗列的手法给人一种孔雀羽毛带来的密集感,强调了作品要传达的是一种感觉而非具体物象,分段吸管给人一种暂时性和瞬间的观感,产生运动的感觉,使仰望的瞬间性与作品的永恒性形成对比,从而突出了"望"的主题。

 

王方婕

《Cookey》

纸,混合材质

这个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上次去中央美术学院,看关于建筑的论坛。像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说的:“不必刻意强调使命与挑战。”所以创作还是比较遵循原始态的。用简单的几何,以面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延展状态。但同时,它又是不断变化的。从一侧可以看到圆形但是从另一侧它是正方形,三角形。他们都是有灵魂的,是“面”的形式赋予的。所以给它的名字是“cockney”。

 

朱佳敏

《侧隐》

纸,混合材质

选取基本的几何图形正方体作为基本的造型元素。通过对“面”的运用,创造三维空间中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精神的自我表达。

 

张蒲玉慧

《套子里》

纸板,混合材质

作品是以一个个三角形折叠再套起来的。从右至左的排列由密到疏,角度从小到大是为了保持一个平衡感。表达的是一个人被一层层束缚住,被困在里面,能看见外面的世界却出不来的心情。虽无法突破,却还是有自己的权衡。

 

袁红钰

《零》

纸,混合材质

该作品是我从马戏团获得的灵感,用白色、黑色和灰色的菱形表现马戏团的神秘感。把国际象棋棋盘作为底盘是因为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最后发展成为国际象棋。

 

展览现场: